作者:吴格格
霜降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,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霜降的寓意为“天气渐冷,初霜出现”,是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,冷空气活动越来越频繁。“霜”也并非从天上降下来,而是由地面的水气遇到冷空气凝结而成。在西北、东北部分地区已呈现出一派“寒风落叶”的初冬景象。
吴汉杰国画作品 《无题》
元代文人吴澄编著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将霜降分为三候:一候豺乃祭兽;二候草木黄落;三候蜇虫咸俯。此时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,多了的食物就堆在一起,看起来像是在祭兽;秋天过去后树叶都枯黄掉落;冬眠的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中。
吴汉杰国画作品 《印象黄山》
古有“霜打菊花开”之说,赏菊、登高,是在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。南朝梁代吴均的《续齐谐记》上有记载:“霜降之时,唯此草盛茂”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“候时之草”,成为生命力的象征。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,在这时举行菊花会,赏菊饮酒,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。秋季中的高山空气格外新鲜,不妨在此时节高瞻远瞩,与众山宣威、与溪流嬉戏,赶走身心的疲惫,使之心旷神怡。此外,民间有“补冬不如补霜降”的说法,人们认为先“补重阳”后“补霜降”,而且“秋补”比“冬补”更要紧。在霜降有“煲羊肉”、“吃牛肉”等食俗。在秋冬时脂肪堆积,人容易发福,大快朵颐贴秋膘的时候也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。
吴汉杰国画作品 《无题》